对于寡转移去势敏感性前列腺癌(oligometastatic castration-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患者,转移灶定向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ABR)已显示出一定的益处,但疾病进展,尤其是骨转移灶的进展,仍然是常见问题。一项新的II期临床试验(RAVENS研究)旨在探索在SABR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化镭-223(radium-223 dichloride, Ra223)是否能进一步延迟疾病进展。然而,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独使用SABR相比,联合治疗并未显著改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研究背景与方法
RAVENS研究是一项多中心、II期临床试验,共纳入了64名复发性寡转移去势敏感性前列腺癌男性患者。这些患者在常规影像学检查中至少有3处骨转移,和/或在分子影像学检查中至少有5处骨转移。
- 患者被随机分配到两个治疗组:SABR单独治疗组(33人)和SABR联合氯化镭-223治疗组(31人)。
- 氯化镭-223以55 kBq/kg的剂量静脉注射,每4周一次,共进行6个周期。
- 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次要终点包括无雄激素剥夺治疗生存期(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free survival)和无转移生存期(metastasis-free survival)。
- 中位随访时间为18.7个月。
- 在氯化镭-223联合组中,87%的患者完成了全部6个周期的治疗,4名患者因疾病进展而提前终止了氯化镭-223治疗。
主要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治疗并未达到改善无进展生存期的主要目标:
- SABR单独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1.8个月,而SABR联合氯化镭-223治疗组为10.5个月(调整后的风险比[aHR]为1.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24)。
- 同样,两组之间的无转移生存期和无雄激素剥夺治疗生存期也没有显著差异(aHR分别为1.09和1.53,P值分别为.84和.30)。
- 在安全性方面,联合治疗组的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略高于单独SABR组(17% vs 6%)。淋巴细胞减少症是两组中最常见的3级不良事件(SABR组3%,联合组13%)。
潜在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发现
尽管联合治疗未能显著改善预后,但研究人员在探索性分析中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预后生物标志物:
- 在接受前列腺活检的患者中,携带ATM、BRCA1/2、RB1或TP53等高风险基因突变的6名患者,其无进展生存期(风险比[HR]为5.95;P = .003)和无转移生存期(HR为13.1;P = .0026)均显著更差。
- T细胞受体多样性更高的患者,其无进展生存期更长,这与接受何种治疗无关(aHR为0.45;P = .04)。
这些发现提示,特定的基因突变状态和免疫微环境特征可能有助于预测寡转移去势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接受SABR治疗后的预后。
结论与临床意义
RAVENS研究首次表明,在去势敏感、低肿瘤负荷骨转移状态下,在转移灶定向SABR中加入氯化镭-223并不能延迟疾病进展。尽管如此,这项研究为高风险突变特征和T细胞受体多样性作为寡转移去势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接受转移灶定向SABR治疗后的预后生物标志物提供了证据。
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在线版上,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Jarey H. Wang医学博士领导。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采用开放标签设计以及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进行,这可能引入评估偏差。此外,研究开展时分子影像学尚未像现在这样常规用于辅助评估疾病负荷。
对于关注前列腺癌治疗进展、寻找合适的靶向药或抗癌药,或希望了解海外购药途径的患者,可以访问MedFind网站获取更多信息。MedFind提供海外靶向药代购服务,以及AI问诊服务和丰富的抗癌资讯,帮助患者获取所需的药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