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疗往往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患者不仅要承受疾病和治疗带来的身体负担,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往返医院、等待检查结果、接受输液以及与医护人员沟通。这种耗费在医疗活动上的非治疗时间,被称为“时间毒性”(Time Toxicity),它显著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宝贵的剩余时间。
背景:癌症治疗中的“时间毒性”
对于许多癌症患者而言,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时间弥足珍贵。然而,传统的诊疗模式要求患者频繁前往医院,进行各种检查、预约医生、领取药物、接受治疗等。这些活动累积起来,占据了患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如何量化这种时间毒性,并寻找减轻它的方法。
正如宾夕法尼亚大学泌尿生殖系统癌症科主任Ronac Mamtani博士强调:“癌症患者与医疗系统打交道的时间非常多,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来说,这些时间尤为宝贵。”他指出,开发一个安全有效的平台,对于某些患者来说,可以挑战现状,真正将高质量的时间还给他们。
数字医疗的探索:短信平台试点研究
一项发表在《NEJM Catalyst》上的最新研究,探索了利用数字技术减少癌症患者时间毒性的可能性。这项试点研究(ClinicalTrials.gov注册号NCT05134636)开发了一个基于简单短信的平台,旨在获取患者报告的症状,并确保接受免疫疗法的患者为治疗做好准备。
目前,接受免疫疗法的患者通常需要在每次输液前进行血液检查,并与医护人员会面,以评估是否出现可能预示不良反应并需要停止治疗的症状。然而,相比传统的化疗,免疫疗法的副作用发生率相对较低。
对于正在积极寻求包括靶向药、抗癌药、仿制药等各类前沿治疗方案的患者而言,如何高效获取所需药物是关键一环。在这方面,MedFind海外靶向药代购平台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便捷可靠的海外购药渠道。
研究方法与结果:快速通道的潜力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接受单药免疫疗法治疗实体瘤的患者随机分组:一组继续接受常规的输液前当面症状检查;另一组则通过短信平台完成一个包含16个问题、耗时不到5分钟的症状检查。如果患者的实验室结果正常且未报告任何症状,他们可以选择跳过当面问诊,直接进入免疫疗法输液的“快速通道”。
结果显示,选择快速通道的16名患者,每次就诊平均节省了超过1小时的时间,其中包括减少了30分钟的等待时间,而继续常规当面就诊的15名患者则没有这种时间节省。更重要的是,研究发现快速通道系统是安全有效的,与常规护理相比,患者在输液后的住院情况或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方面没有差异。
主要研究作者Erin M. Bange博士表示:“考虑到参与研究的患者告诉我们,即使每次就诊节省45分钟也能显著影响他们的生活,我们很高兴看到这项工具的首次测试超出了预期,每次治疗都能为患者节省更多时间。”
患者选择与未来展望
尽管数字患者报告结局(PROs)在其他研究中被用于评估生活质量指标,但这项研究创新性地利用数字PROs来优化癌症诊疗流程。研究人员注意到,有19名通过短信平台报告症状并符合快速通道条件的患者,最终仍因个人偏好、医生偏好或其他协调问题而选择继续当面就诊。这强调了患者选择的重要性,研究人员希望他们的短信平台能为那些希望使用它的患者提供一个可选方案,而非强制性的“一刀切”模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快速通道流程的潜在障碍和推广顾虑,研究人员还与医护人员进行了焦点小组讨论。
未来,研究团队计划在更贴近真实世界的环境中进行一项务实性试验,进一步验证这一策略。正如Mamtani博士总结:“癌症患者在接受护理时,常常被要求‘快点来,然后等待’。我们正在努力解决的,只是冰山一角,目标是把宝贵的时间还给患者,让他们能更专注于生活本身。”
除了药物本身,患者还需要全面的药物信息、诊疗指南以及个性化的咨询支持。MedFind不仅提供药品代购服务,还通过AI问诊服务和丰富的抗癌资讯(包括药物信息、诊疗指南等),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病情和治疗选择。
这项研究得到了ASCO Conquer Cancer青年研究员奖、Marjorie and Bryan Weingarten奖学金、健康网络基金会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癌症研究所等机构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