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交感神经系统的恶性肿瘤,尤其在高危患者中,其治疗和预后仍然面临严峻挑战。深入了解肿瘤的基因特征,对于指导精准治疗和改善患者生存至关重要。
近期,《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发表了一项由儿童肿瘤协作组(Children’s Oncology Group, COG)主导的研究,该研究深入分析了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在诊断时的克隆性(clonal)和亚克隆性(subclonal)致病性改变,并评估了这些改变的临床意义。
研究方法与基因分析
这项研究利用超深度测序技术,对来自COG ANBL0532 III期临床研究的242例治疗前高危神经母细胞瘤肿瘤样本进行了分析。测序重点关注了与高危神经母细胞瘤相关的关键基因,包括ALK、NRAS、KRAS、HRAS、BRAF、PTPN11、TP53和ATRX。
关键研究发现:ALK与RAS基因异常
研究揭示了这些基因异常在高危神经母细胞瘤中的普遍性及其对预后的显著影响:
- ALK基因改变:在52例肿瘤样本中(占21.5%)发现了ALK激活突变,其中30例为克隆性改变,22例为亚克隆性改变。此外,有8例肿瘤(占3.3%)表现出ALK基因扩增。研究发现,携带任何ALK异常的患者,其无事件生存期(Event-Free Survival, E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均显著差于ALK野生型患者。具体数据显示,ALK异常组的5年EFS率为34.9%,而野生型组为50.6%(HR = 1.556, P = .0203);ALK异常组的5年OS率为37.7%,而野生型组为66.3%(HR = 1.992, P = .0007)。对于变异等位基因频率(Variant Allele Frequency, VAF)≥ 5%的ALK激活突变,其对预后的负面影响同样显著。
- RAS通路基因突变:在19例肿瘤样本中(占7.9%)发现了RAS通路基因(包括NRAS、KRAS、HRAS、BRAF、PTPN11)的突变,其中4例为克隆性,15例为亚克隆性。与ALK异常类似,携带VAF ≥ 5%的RAS通路突变的患者,其5年EFS率(28.6% vs 46.8%, HR = 2.508, P = .0444)和5年OS率(19.1% vs 60.0%, HR = 3.021, P = .0168)均显著低于RAS通路野生型患者。
结论与未来展望
这项研究通过超深度测序技术证实,在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诊断时,致癌性基因异常的普遍程度远超以往认知。特别是ALK和RAS通路的基因异常,与接受现有标准治疗的患者较差的预后显著相关。这一发现强调了深入理解这些基因改变的重要性,并迫切需要开发针对这些靶点的新型治疗方法。
这项研究再次强调了精准医疗和靶向治疗的重要性。对于面临治疗困境的患者,寻找适合的靶向药物,尤其是海外前沿药物或仿制药,可能是一个选择。如果您在寻找特定的海外靶向药或仿制药,或者希望通过AI问诊服务了解更多治疗方案,MedFind可以提供帮助。我们还提供丰富的抗癌资讯,助您了解最新的药物信息和诊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