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住院期间的沟通难题
癌症患者因各种原因入院治疗时,负责诊疗的住院医师有时会发现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患者,这位他们刚刚接触的病人,可能并未真正理解自己癌症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其预后。
一方面,住院医疗团队需要与患者讨论预立医疗指示和治疗目标,这些讨论直接影响住院期间的治疗方案乃至是否启用临终关怀服务。而患者的癌症预后——例如,可能仅剩数月生命——是这些对话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信息。
另一方面,解释癌症的具体情况和预后,似乎更应该是肿瘤科医生的职责。然而,实际情况往往更为复杂。
“长期跟踪患者、关系密切的专科医生,有时倾向于高估患者的预后,”杜克健康中心姑息治疗负责人 David J. Casarett 医生指出。“住院医师没有这段历史包袱,能提供全新的视角。而且,患者上次见肿瘤科医生可能是在门诊,那时他们身体状况相对较好。”
沟通的鸿沟:为何预后信息难传达?
医生们几十年来一直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许多案例报告和指南都曾探讨过这一困境,尤其是在晚期癌症患者的护理中。
近期,社交媒体上关于一名转移性结肠癌患者的帖子引发了热议。该患者住院近一个月,仍坚持全代码抢救,并尝试新一轮化疗,抱着“万一这次有效”的希望。一位医生评论道:“这是个普遍问题,肿瘤科医生有时不愿告知患者真实预后。我们(住院医师)常常不得不扮演‘坏人’,告知残酷的现实。”
一位姑息治疗医生写道:“问题的症结在于,在患者病情危重、身处住院环境时进行这种(关于预后的)讨论,时机非常糟糕。而这通常就是我被请来会诊的时候……”
不同医疗团队之间可能存在根本性的分歧。Casarett 医生曾在《AMA医学伦理学杂志》上发表过一个案例:一名肺癌患者,癌细胞已扩散至脑部和骨骼,因化疗并发症(如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反复住院。住院团队感到“沮丧”,因为他们与肿瘤科医生在如何与家属沟通上存在分歧。报告指出:“尽管患者预后不足6个月,肿瘤科医生似乎不愿坦率告知家属,‘不想剥夺希望’,并倾向于推荐积极的替代治疗方案,认为这是家属想要的。但住院团队知道,家属并未理解患者的真实预后,因此无法做出真正知情的决定。”
弥合分歧:改善沟通的途径
如何应对这种情况?案例报告建议,首先要明确预后,并将此信息传达给家属。Casarett 医生建议,医生之间可以直接沟通,电子病历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也有帮助。或者,可以请姑息治疗团队介入,协调不同科室医生之间的讨论。
“老式的解决方法往往最有效,”他说。他和他的团队鼓励临床医生与患者讨论临终前的目标和偏好,并记录下来。“如果这些对话清晰地记录在电子病历中,方便其他医生查阅,将有助于大家达成共识。”
明确的预后信息对于患者和家属在考虑后续治疗方案,例如是否采用靶向药或仿制药时,至关重要。获取可靠的药物信息和[海外购药](https://medfind.link/shop)渠道,如了解不同药物的价格和适应症,有助于做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决策。MedFind致力于提供便捷的[靶向药和仿制药代购服务](https://medfind.link/shop),以及全面的[药物信息](https://medfind.link/info)。
理解患者:希望与现实的平衡
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的 Melissa Loh 医生指出,即使肿瘤科医生在门诊讨论了预后,患者的理解也可能有限。她的一项研究发现,半数患者对预后的理解与其肿瘤科医生不一致。
这可能源于患者健康素养有限,或者他们尚未准备好接受坏消息。同时,肿瘤科医生可能为了维护医患关系或避免伤害患者,而选择较为委婉的表达方式,例如使用平均生存期或范围,导致许多患者倾向于将自己想象成曲线中较好的一端。
“有些患者确实非常希望保留希望,”Loh 医生说。同时,一些药物广告也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切实际的期望。
当住院医师意识到患者不理解其癌症预后时,应及时与肿瘤科医生沟通,并意识到背后可能存在复杂原因。肿瘤科医生应了解这种预后认知偏差是否已成为问题,并共同评估是否需要在住院期间进行深入沟通。当然,沟通的时机也很重要,有时在患者专注于处理当前住院问题(如感染)时,将预后讨论推迟到门诊可能更合适。
来自癌症中心的经验:协调与沟通
一些来自大型癌症中心的住院医师分享了他们的经验。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 Douglas Koo 医生及其同事曾发表指南,强调了在晚期癌症患者护理中沟通和协调的重要性。
“照顾晚期癌症患者需要多方协调,”Koo 医生说。“住院医师是医院流程、沟通和组织协调方面的专家,能够协调肿瘤科医生、会诊医生、社工、病例管理等多方,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 无论患者因何入院,住院本身都可能是一个触发点,让那些之前未完全理解自己病情的患者,有机会(或被迫)面对严峻的临床现实。
面对复杂的病情和治疗选择,利用如[MedFind AI问诊](https://medfind.link/ai)这样的工具,可以帮助整理思路,向医生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问题,辅助理解治疗方案。
明确治疗目标:超越生存本身
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 Marina George 医生强调,住院医师应主动询问患者的治疗目标。这不仅仅是关于是否进行心肺复苏或使用呼吸机,更深层次地,是探索患者的价值观、愿望以及对疾病的理解。
“如果我们不问患者的意愿,我们可能会在无意中做出错误的选择,”George 医生说。与患者交谈可能揭示误解的根源。例如,患者说“我的肿瘤科医生说我好转了”,可能只是因为上次化疗副作用不大。
尽早了解患者的偏好,有助于住院医师调整治疗方案,让患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减少住院时间,以他们期望的方式体验生活。
结语
坦诚而清晰的癌症预后沟通,对于癌症患者及其家庭做出符合自身意愿和实际情况的治疗目标决策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到治疗方案的选择,如是否寻求特定的抗癌药(包括靶向药或仿制药),也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取全面的[抗癌资讯和药物信息](https://medfind.link/info)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