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骨转移为何常伴随贫血?
癌症发生骨转移的患者,常常会面临贫血的困扰。过去,我们普遍认为这是因为癌细胞侵占了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生存空间。然而,近期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细胞》(Cell)上的一项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全新的、更为“狡猾”的机制。
骨髓中的“窃铁大盗”:被劫持的巨噬细胞
在我们的骨髓中,存在一种名为“成红细胞岛”(EBI)的微环境结构,它是红细胞发育成熟的“摇篮”。其核心是一个中央巨噬细胞,负责为周围的成红细胞提供生长所需的各种支持,其中最关键的一项就是供应铁元素——合成血红蛋白必不可少的原料。
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先进的标记和测序技术发现,在乳腺癌骨转移的微环境中,这些本应是“育儿嫂”的EBI巨噬细胞,却被癌细胞“策反”了。它们不再将宝贵的铁元素输送给成红细胞,反而将其转交给了癌细胞。
癌细胞的“生存诡计”:利用铁元素适应低氧环境
癌细胞为什么要“偷”铁呢?答案是为了生存。骨髓是一个相对“缺氧”的环境,这对癌细胞的生长构成了挑战。研究发现,得到铁元素供应的骨转移癌细胞,其血红素代谢通路被显著激活,并开始大量生产血红蛋白亚基β-珠蛋白(HBB)。
简单来说,癌细胞通过模仿红细胞的方式,利用偷来的铁制造血红蛋白,从而大大增强了自身在低氧环境下的适应和生存能力,这无疑助长了其在骨髓中的进一步生长和扩散。
贫血的真相:造血原料被“断供”
这一发现也直接解释了癌症贫血的成因。当EBI巨噬细胞将铁源源不断地输送给癌细胞后,真正需要铁来发育成熟的成红细胞却陷入了“原料枯竭”的困境。没有足够的铁,就无法合成足够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的生成自然受到严重损害,最终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症状。
不止于乳腺癌:一个普遍的癌症机制
更值得警惕的是,研究人员在多种癌症的骨转移组织样本中都观察到了这一现象,包括肺癌、肾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等。这表明,癌细胞“窃铁”求生可能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机制。
此外,在乳腺癌患者队列中,研究还证实癌细胞的HBB高表达与骨转移风险显著升高有关,这为评估骨转移风险提供了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总而言之,这项研究深刻揭示了骨转移癌细胞与造血微环境之间的复杂互动,为理解和治疗癌症相关性贫血开辟了新的视角。未来,针对这一“窃铁”通路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或许能同时实现抑制肿瘤生长和改善贫血的双重目标。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正在应对癌症挑战,希望了解更多前沿的抗癌资讯或寻求治疗方案,可以访问MedFind抗癌资讯板块,或使用我们的AI问诊服务进行初步咨询,获取专业的支持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