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前列腺癌患者而言,在接受根治性治疗后,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再次升高,往往预示着癌症的复发。然而,传统的骨扫描和CT扫描在早期发现这些复发病灶方面往往力不从心,灵敏度不足,使得医生难以准确判断癌症的复发部位及程度,患者也因此面临治疗决策的困境。
大约五年前,一项革命性的影像技术——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PET扫描——应运而生,其卓越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迅速改变了临床实践。这项技术很快超越了传统扫描,成为生化复发后首选的影像诊断策略。
尽管PSMA-PET在检测前列腺癌复发方面表现出色,但一些肿瘤专家也提出了担忧。核心问题在于,目前尚无三期临床试验明确证实,针对仅通过PSMA-PET发现的病灶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期或生活质量。过度治疗可能使患者承受不必要的风险和副作用,而无实际获益。
PSMA-PET的优势与未解之谜
PSMA-PET的工作原理是向患者体内注射一种放射性示踪剂,该示踪剂能特异性地结合到癌细胞表面的PSMA蛋白上。示踪剂发射的质子通过PET成像设备被检测到,从而指示癌细胞的存在。美国FDA已批准了多款PSMA-PET示踪剂,包括2020年末批准的镓-68 PSMA-11,以及后续的匹氟司他 F 18和氟图司他 F 18。
在实际应用中,PSMA-PET通常与CT或MRI结合使用,以提供病灶的大小、位置和形态等解剖学细节。多项研究表明,PSMA-PET结合CT或MRI的准确性远超单独的传统影像学检查。例如,一项随机试验显示,镓-68 PSMA-11结合CT在检测前列腺癌转移灶方面的灵敏度高达85%,特异性为98%,而传统骨扫描和CT的灵敏度仅为38%,特异性为91%。
尽管PSMA-PET的普及度迅速提升,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在其最新指南中仍持谨慎态度,指出PSMA-PET结合CT或MRI“可被视为传统扫描的替代方案”,并“可作为更有效的早期影像工具”来检测微转移病灶。这种谨慎的措辞凸显了PSMA-PET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重要的未知因素和局限性。
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将PSMA-PET的阳性发现转化为最佳的治疗方案。专家们指出,我们不能简单地假设PSMA-PET发现的病灶就必须立即治疗,也不能认为更灵敏的检测就一定意味着更好的预后或更早的干预。目前,所有关于转移性疾病治疗的一级证据都来源于通过传统影像学检测到的转移灶,这使得PSMA-PET发现的病灶是否适用相同的治疗策略成为疑问。
研究表明,PSMA-PET检测到的病灶可能与传统影像学发现的病灶在生物学特性上存在差异。例如,一项来自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研究发现,PSMA-PET阳性但传统扫描阴性的患者,其疾病进展速度可能更慢。另一项研究也指出,通过PSMA-PET诊断的寡转移性疾病患者,与通过传统影像学诊断的患者相比,其PSA水平、格里森评分、基因突变侵袭性及总生存期均有所不同,这暗示了两种检测方法可能识别出不同生物学行为的疾病状态。
PSMA-PET影像中的“非前列腺”发现
除了前列腺癌病灶,肿瘤医生还发现PSMA-PET可能检测到其他类型的病灶。这是因为PSMA蛋白的表达并非局限于前列腺癌细胞,其他一些癌症甚至健康组织也可能表达PSMA。这些“非前列腺”的PSMA阳性发现,如肋骨、肾上腺病灶以及纵隔和肠系膜淋巴结等,其临床意义目前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来区分良恶性。
定义新的疾病状态与未来展望
鉴于PSMA-PET发现的独特之处,专家们正在探讨将其定义为一种新的临床实体——PSMA阳性生化复发。这意味着这类患者可能需要与传统影像学发现的转移灶患者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目前,多项研究正在进行中,旨在明确PSMA-PET在不同临床情境下如何指导治疗决策,以避免过度或不足治疗。
例如,一些医生会将PSMA-PET结果与PSA倍增时间等其他预后指标结合,以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风险。PSA倍增时间较短(如3个月)且PSMA-PET显示多发病灶的患者,可能更倾向于早期治疗。为寻求海外靶向药的患者,MedFind提供便捷的药品代购服务,确保患者能及时获取所需药物。如果您对诊疗方案有疑问,MedFind的AI问诊服务能为您提供初步参考。更多关于癌症治疗的前沿资讯和诊疗指南,您可以在MedFind网站获取。
尽管PSMA-PET的应用仍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阶段,但其作为一种强大的诊断工具,无疑为前列腺癌的精准诊疗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更多研究的深入,我们有望更好地理解和利用PSMA-PET的信息,为患者制定更个体化、更有效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