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高居癌症相关死因第三位。近期,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布了一份由中国学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俭、樊嘉团队)领衔的全球肝癌报告,该报告是《柳叶刀》创刊200余年来首次由中国团队牵头针对重大疾病发布的报告,意义非凡。
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的肝癌负担尤为沉重,病例数占全球总数的超过40%。更令人警醒的是,若不采取有效干预,全球肝癌负担预计到2050年将翻一番。然而,报告也带来了希望:至少60%的肝癌是可以通过积极干预风险因素来预防的。
日益严峻的肝癌负担:中国首当其冲
报告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描绘了全球肝癌的严峻现状与未来趋势。
- 全球数据: 2022年,全球新发肝癌病例数约为87万例,死亡人数高达76万。报告预测,若无强力干预,到2050年,新发病例将增至152万例,死亡人数将攀升至137万。
- 中国数据: 中国是全球肝癌负担最重的国家,新发病例数占全球的42.4%。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中国肝癌最主要的病因。
肝癌的主要“元凶”有哪些?
了解肝癌的致病因素是有效预防的第一步。报告指出,以下几点是导致肝癌的主要风险因素:
- 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是肝癌最主要的病因。尽管其导致肝癌的比例预计会下降,但仍是主要威胁。
- 酒精滥用: 与酒精相关的肝癌病例比例预计将显著上升。
-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 曾被称为“脂肪肝”,现已成为肝癌日益重要的风险因素。由于全球肥胖率上升,预计到2050年,由其恶化阶段——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引起的肝癌病例将增加35%。
肝癌防治的十大核心策略
基于全面的数据和证据,研究团队提出了十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肝癌防治建议,旨在全球范围内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 加强病毒性肝炎的预防、筛查和治疗。
- 有效减少酒精消费及相关危害。
- 控制环境风险因素,如污水和黄曲霉素污染。
- 积极预防和管理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
- 提高公众对肝脏健康的认知。
- 改善肝癌的早期筛查和检测手段。
- 推广标准化的肝癌非侵入性诊断方法。
- 缩小东西方在肝癌治疗和管理上的差距。
- 提高肝癌幸存者的生活质量。
- 改善治疗的可及性,确保患者能获得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已确诊的患者,获取前沿的治疗方案和药物信息至关重要。如有疑问,可以咨询MedFind的AI问诊服务,获取专业的参考建议。
结语:预防是最好的治疗
研究团队最后呼吁,尽管肝癌治疗难度大,但其风险因素明确,这为预防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方向。通过实施有效的公共卫生策略和个人预防措施,大部分肝癌病例都可以避免。全球社会需共同努力,以应对这一严峻的健康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