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是一种严重的皮肤恶性肿瘤,尽管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其致死率极高。在过去十年里,晚期黑色素瘤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患者的生存率显著提高。这主要得益于对癌症基因组学和免疫机制的深入理解,催生了新型治疗方法:一类是小分子靶向抑制剂(如BRAF/MEK抑制剂),另一类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
目前获批的BRAF/MEK抑制剂组合包括达拉非尼/曲美替尼、维莫非尼/考比替尼和恩考芬尼/比美替尼。而常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则有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以及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瑞拉利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等联合方案。
尽管这些新型疗法在延长患者生命方面表现出色,但它们也伴随着一系列独特的不良反应,与传统的化疗毒性截然不同。无论是靶向药还是免疫治疗,都可能引起全身或特定器官的毒性反应,其中皮肤和胃肠道问题较为常见。不过,由于作用机制不同,两类药物的副作用类型和发生率存在差异。
近期有研究报道,BRAF/MEK抑制剂治疗可能增加皮肤脂膜炎的发生率,这是一种罕见的副作用。此外,一些研究也提示,肠系膜脂膜炎(Mesenteric Panniculitis, MP)的发病率可能与BRAFi/MEKi治疗有关联。肠系膜脂膜炎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疾病,表现为肠系膜脂肪组织的慢性炎症和纤维化。虽然在CT扫描中,MP常作为无症状的偶然发现,但也可能引起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更重要的是,MP在影像学上可能模仿甚至掩盖潜在的恶性肿瘤,这给诊断带来了挑战。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BRAF/MEK抑制剂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黑色素瘤患者中引起肠系膜脂膜炎的情况,避免影像学误判,一项发表在《European Radiology》上的回顾性研究对此进行了调查。
研究方法与发现
这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评估了490例接受一线ICI(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或BRAFi/MEKi(达拉非尼/曲美替尼、维莫非尼/考比替尼、恩考芬尼/比美替尼)治疗的黑色素瘤患者。研究人员对比了患者治疗前后的腹部CT影像,以观察肠系膜脂膜炎(MP)的发生情况。MP的影像学特征被定义为单房性肠系膜肿块,伴有小的组织结节、邻近脂肪密度增加和周围假包膜。
研究共评估了384例接受ICI治疗的患者和106例接受BRAFi/MEKi治疗的患者。结果显示,与接受ICI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BRAF/MEK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发生肠系膜脂膜炎(MP)的比例显著更高(7.5% 对 2.9%,p = 0.04)。尽管发生率有显著差异,但两组患者从治疗开始到出现MP的时间没有显著区别。
图:肠系膜脂膜炎与恶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对比(图源:原文)
图:肠系膜脂膜炎(n = 19)与恶性肿瘤(n = 7)的形态学特征对比分析(图源:原文)
结论与提示
这项研究证实,在治疗黑色素瘤时,使用BRAF/MEK抑制剂相比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确实会显著增加肠系膜脂膜炎(MP)的发生风险。鉴于肠系膜脂膜炎在影像学上可能与恶性肿瘤相似,甚至可能掩盖肿瘤,因此提高对这一潜在不良反应的认识至关重要,有助于临床医生和影像科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管理患者。
对于正在接受或即将接受BRAF/MEK抑制剂治疗的黑色素瘤患者,了解这些潜在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非常重要。如果您对这些靶向药或免疫治疗药物有疑问,或者需要了解海外购药、靶向药代购等信息,可以查阅专业的抗癌资讯,或尝试使用AI问诊服务获取初步帮助。许多新型抗癌药,特别是靶向药和免疫疗法,如达拉非尼、曲美替尼、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等,其价格和可及性是患者关注的重点。了解不同渠道获取药物的信息,例如通过正规途径进行海外购药,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规划治疗。
原文出处:
Marcel Alexander Drews,Alexander Baumgarten,Sebastian Zensen,et al.Adverse effects of systemic advanced melanoma therapies-do BRAF/MEK inhibitors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mesenteric panniculitis?DOI:10.1007/s00330-025-11642-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