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阴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治疗迎来新曙光
根据一项2期单中心研究(NCT05470777)的最新发现,一种创新的序贯“三明治”治疗策略,即采用CD22/CD19 CAR T细胞疗法,随后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为新诊断的费城染色体(Ph)阴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带来了深度且持久的缓解。该方案尤其适用于那些无法进行或拒绝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患者。
研究关键数据:生存率与缓解深度
发表在《癌症》(Cancer)杂志上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中位随访28个月后,37名可评估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和无白血病生存期(LFS)均未达到。数据显示了令人鼓舞的生存结果:
- 两年总生存率(OS)高达97% (95% CI, 90%-100%)。
- 两年无白血病生存率(LFS)为72% (95% CI, 58%-90%)。
更重要的是,微小残留病(MRD)的清除率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不断加深。在接受首次CAR T细胞输注后,所有患者均达到了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RD阴性(MFC-MRD–negative)的完全缓解(CR)。经过ASCT和第二次CAR T细胞输注后,所有患者维持MFC-MRD阴性CR,并且高达93%的患者实现了下一代测序MRD阴性(NGS-MRD–negative)的深度缓解。
如果您对CAR-T疗法或其他前沿治疗方案有任何疑问,希望获得个性化的解答,可以咨询MedFind AI问诊,获取专业的第二诊疗意见。
“三明治”治疗策略详解
这项研究采用了一种精心设计的治疗流程:
- 诱导与巩固化疗: 患者首先接受标准的诱导和巩固化疗。
- 首次CAR T细胞输注: 采集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制备CAR T细胞,然后序贯输注CD22和CD19靶向的CAR T细胞。
- 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 在首次CAR T治疗后6至8周,动员并采集患者自身的干细胞,然后进行移植。
- 第二次CAR T细胞输注: 在ASCT后两天,再次输注CD22/CD19 CAR T细胞以巩固疗效。
这种“夹心”式的治疗模式旨在最大程度地清除肿瘤细胞,并重建患者的免疫系统,从而实现长期缓解,且后续无需维持治疗。
安全性与耐受性评估
该“三明治”策略的安全性与CAR T细胞疗法和高强度化疗的预期毒性一致,未出现意外的安全信号。所有患者都经历了3/4级血液学毒性,这反映了治疗的强度,但均可控。其中,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通常较温和,主要为1/2级,未报告3级或以上的CRS或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B细胞再生障碍作为CAR T细胞活性的标志,在所有患者中均有观察到。重要的是,研究中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非复发死亡事件。
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作者总结道:“对于青少年/青年成人(AYA)及成年Ph阴性B-ALL患者,CD22/CD19 CAR T细胞与ASCT的‘三明治’策略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治疗方法,它在展现高效能的同时,也具备良好的安全性。” 这项研究为B-ALL患者提供了一种可能替代异基因移植的有效治疗选择。未来需要更大规模、更长随访时间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这些发现。MedFind致力于提供最新的抗癌资讯,帮助患者和家属了解前沿疗法,做出更明智的治疗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