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萌芽”阶段:为何早期干预至关重要?
癌症的发生并非一蹴而就,大多数实体瘤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从癌前细胞发展到恶性肿瘤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然而,当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癌症的中晚期治疗,对早期癌变和癌前阶段的探索相对较少,这也限制了癌症预防策略的发展。如果您对自己的病情或最新的治疗方案有疑问,可以随时咨询MedFind的AI问诊服务,获取专业的解答。
肝癌作为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癌症,其发生通常与肝硬化背景下的异型增生结节(DN)密切相关。如果我们能揭示这些癌前细胞向肝癌转化的具体机制,就有可能找到预防肝癌的关键靶点,从而“将肝癌扼杀在萌芽中”。
《自然·癌症》新发现:MEF2D是驱动肝癌发生的关键因子
近日,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钱程、庄娜和单娟娟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期刊《自然·癌症》(Nature Cancer)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为肝癌的预防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研究团队通过对早期肝癌数据库的分析,锁定了一个关键的转录因子——肌细胞增强因子2D(MEF2D)。他们发现:
- 与正常肝组织相比,癌前病变(异型增生结节)中的肝细胞MEF2D水平显著升高。
- 在肝硬化组织中,高水平的MEF2D阳性肝细胞与患者术后更高的癌症复发风险密切相关。
这些证据强烈表明,MEF2D可能在肝癌的启动阶段扮演着“幕后推手”的角色,调控着癌前细胞的命运。

MEF2D如何“黑化”癌前细胞?
为了验证猜想,研究人员在多种肝癌小鼠模型中进行了实验。结果证实,MEF2D在癌前细胞的形成和恶性转化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当敲除肝细胞中的MEF2D基因后,由强致癌物诱导的恶性转化过程明显减缓,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能完全阻止肿瘤的发生。
有趣的是,MEF2D并非通过直接作用于致癌突变来发挥作用,而是通过引发广泛的表观遗传重编程,激活癌前细胞的致癌特性和分泌功能,从而为肝癌的发生“铺平道路”。
重编程免疫微环境:MEF2D的“帮凶”——库普弗细胞
研究进一步发现,MEF2D阳性的癌前细胞会巧妙地改变其周围的微环境,特别是影响肝脏中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库普弗细胞。
具体机制如下:
- 诱导转化:MEF2D阳性的癌前细胞通过激活库普弗细胞(KC2亚型)表面的NRP1,促进其向促炎性的KC1亚型转化。
- 促进存活:同时,癌前细胞释放的VEGF因子作用于库普弗细胞的FLT1受体,激活下游通路,帮助这些被“改造”的免疫细胞存活。
- 形成恶性循环:被转化的促炎性KC1细胞会释放大量的IL-6等细胞因子,反过来又刺激MEF2D阳性的癌前细胞增殖,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不断推动癌症的进展。

预防肝癌的新希望:靶向NRP1
既然揭示了肝癌启动的关键机制,那么阻断这一过程能否有效预防肝癌呢?由于目前尚无直接靶向MEF2D的药物,研究人员将目光投向了其下游的关键靶点——NRP1。
在肝癌小鼠模型中,使用NRP1特异性抑制剂进行干预,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
- 有效降低了促炎性KC1细胞的数量和比例。
- 显著减少了癌前肝脏中异型增生结节的数量。
- 甚至降低了早期和晚期肝癌的发生率。
这一结果表明,靶向库普弗细胞的NRP1信号通路,有望成为一种全新的肝癌预防策略。虽然靶向NRP1的药物仍在研发中,但了解这些前沿进展至关重要。您可以访问MedFind资讯中心,获取更多关于肝癌治疗的最新信息。
总结与展望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这项研究,深入揭示了从癌前细胞到肝癌演变过程中的关键分子机制,加深了我们对肝癌发生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它为开发预防肝癌的新疗法指明了方向,对于肝硬化等肝癌高危人群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案是当务之急。MedFind致力于为癌症患者提供全球找药服务,您可以在我们的药品代购页面查询已上市的肝癌靶向药和免疫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