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与癌症风险:是“续命水”还是健康隐患?
咖啡,被许多人视为开启一天活力的“续命水”。然而,对于正在积极抗癌或高度关注健康的群体来说,每一个饮食选择都至关重要。近期多项研究将咖啡与肺癌、膀胱癌等多种癌症风险联系起来,引发了广泛关注。那么,我们每天饮用的这杯香醇饮品,究竟是益是害?
一、咖啡因与肺癌风险的直接关联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一项研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该研究发表于《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通过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发现,长期血浆咖啡因水平较高的人群,其肺癌发病风险可能增加54%。

研究人员指出,咖啡因可能通过两种方式增加癌变风险:
- 削弱抗氧化系统: 高浓度的咖啡因可能损害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使其更易受到DNA损伤。
- 抑制DNA修复: 咖啡因是ATM激酶的抑制剂,而ATM激酶是细胞应对DNA损伤、启动p53通路清除受损细胞的关键分子。当这一通路受阻,异常细胞便可能“逃逸”并发展为肿瘤。
二、饮用量与肺癌风险:每多一杯,风险增加6%
另一项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的大规模综合分析,则更具体地揭示了咖啡饮用量与肺癌风险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与不喝咖啡的人相比,常规饮用者的肺癌风险上升了28%。

更令人担忧的是,研究发现了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每天咖啡摄入量每增加一杯,肺癌的风险就相应上升6%。这次的“罪魁祸首”被认为是丙烯酰胺,这是一种在咖啡豆高温烘焙过程中产生的潜在致癌物,已被证实具有遗传毒性。

三、脱因咖啡也并非“安全牌”:与男性膀胱癌风险相关
为了避免咖啡因带来的心悸、失眠等问题,许多人选择饮用脱因咖啡。然而,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脱因咖啡或许也并非完全安全。
该研究发现,在从不吸烟的男性中,饮用脱因咖啡与膀胱癌风险升高显著相关。具体来说:
- 每天饮用2杯或以上的男性,膀胱癌风险增加52%。
- 每天饮用3杯或以上的男性,风险更是猛增79%。

研究者推测,这可能与脱因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溶剂——二氯甲烷的残留有关。尽管其残留量符合安全标准,但长期低剂量的暴露可能对膀胱上皮细胞造成持续性损伤,从而增加癌变风险。
四、面对矛盾信息,如何科学看待咖啡?
一方面是潜在的致癌风险,另一方面,许多研究也证实了咖啡的健康益处,如富含抗氧化剂(多酚、绿原酸等),对心血管和代谢健康有益。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因素:
- 个体差异: 人体代谢咖啡因主要依赖CYP1A2酶,而该酶的活性因人而异。代谢快的人能迅速清除咖啡因,受其负面影响较小;而代谢慢的人则可能因咖啡因在体内停留时间长而面临更高风险。
- 饮用方式: 研究证实的好处大多集中在低糖、低脂的黑咖啡上。加入了大量糖和奶油的“风味咖啡”,其健康效益可能被高糖、高热量带来的负面影响所抵消。
总而言之,关于咖啡与癌症风险的研究仍在不断深入,目前的结果多为观察性研究,尚不能完全确定因果关系。对于癌症患者或高风险人群而言,在饮食上做出任何调整前,都应更加谨慎。如果您对自己的饮食选择或癌症风险有任何疑虑,不妨尝试MedFind的AI问诊服务,获取专业的个性化建议。在抗癌路上,及时获取准确的抗癌资讯至关重要,它能帮助您做出更明智的健康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