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切除肝癌的治疗困境与新希望
对于许多被诊断为中晚期肝癌(HCC)的患者而言,“无法手术切除”的结论常常令人备感失落。传统上,手术是早中期肝癌获得长期生存的关键,但对于肿瘤分期较晚、或因肿瘤位置特殊而无法安全切除的患者,治疗选择相对有限。然而,近年来“转化治疗”理念的兴起,为这部分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MedFind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前沿的抗癌资讯和治疗选择,本文将深入探讨肝癌转化治疗的价值与最新进展。
转化治疗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系统性治疗(如靶向联合免疫)或联合局部治疗,使原本不可切除的肿瘤缩小、降期,从而创造出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机会。
图1. 转化后手术切除为中晚期肝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希望
为何系统治疗有效后仍需考虑手术?
一个常见的问题是:既然以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联合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即“T+A”方案)为代表的系统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好的肿瘤缓解效果,为什么还要再进行一次手术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孙惠川教授指出,影像学上的缓解并不完全等同于病理学上的肿瘤完全消失。临床案例显示,即使患者在接受TACE联合“T+A”方案治疗后肿瘤显著缩小,手术切除后的病理检查仍可能发现存活的肿瘤组织。这些残留的癌细胞是未来复发的“种子”,而手术切除则能最彻底地清除这些隐患,为实现长期无瘤生存奠定坚实基础。
图2. 治疗后切除的病理标本中仍可能存在存活的肿瘤组织
真实世界研究:手术显著改善肝癌患者预后
一项名为CLEAP002的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为转化治疗后手术的价值提供了有力证据。该研究分析了405例成功降期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比较了继续接受非手术治疗与接受手术切除两组患者的预后。
结果显示,两组的生存数据差异显著:
- 总生存期(OS):手术组的中位OS长达38.3个月,而不手术组为23.2个月。
- 长期生存率:手术组的3年和4年OS率分别为83.0%和62%,远高于非手术组的41.0%和41%。
此外,研究还发现手术组的肝内复发风险更低。这些数据清晰地表明,对于成功降期的患者,手术干预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生存获益。对于具体的治疗方案,如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的用药细节和费用,患者可以咨询MedFind的AI问诊服务,获取个性化参考信息。
最新专家共识:哪些患者最适合转化治疗?
基于日益增多的临床证据,中国专家们在2024年更新了《原发性肝癌转化及围手术期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共识指出,最适合进行转化治疗的,主要是两类患者:
- 技术上不可切除,但肿瘤学上适合切除的患者:例如,肿瘤紧贴大血管或剩余肝体积不足,但肿瘤分期尚早。
- 技术上可切除,但肿瘤学上不适合直接切除的患者:例如,肿瘤分期较晚,直接手术的复发风险极高,疗效可能不如其他治疗方式。
转化治疗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这些“技术上”或“肿瘤学上”的障碍,为手术创造条件。
图3. 2024版肝癌转化及围手术期治疗路线图
总结与展望
总而言之,转化治疗正成为中晚期肝癌综合治疗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为原本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重燃希望,更通过与手术的结合,显著提高了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随着更多如TALENTop III期临床研究的开展,外科手术在免疫治疗时代的价值将得到进一步明确。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正在寻求肝癌治疗方案,或希望了解相关靶向药和免疫药物的海外代购渠道,MedFind能够为您提供专业的支持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