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当癌细胞扩散至腹膜,即发生腹膜转移,这是仅次于肝、肺转移的常见转移部位。然而,腹膜转移的预后远差于肝肺转移,若不进行积极干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可能仅有6至9个月。幸运的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为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腹膜转移的发生机制
腹膜转移的发生过程可以通俗地理解为“种子与土壤”理论。癌细胞(种子)从原发肿瘤脱落,播散到腹腔内,并在腹膜(土壤)这片区域“生根发芽”,形成新的转移灶。这一过程主要包括:
- 癌细胞脱落:癌细胞突破肠壁的浆膜层,或通过血管、淋巴管进入腹腔。
- 癌细胞黏附:脱落的癌细胞黏附在腹膜表面。
- 侵袭与生长:癌细胞侵入腹膜组织,并刺激新生血管形成,最终发展为可见的转移病灶。
- 医源性播散:在手术过程中,对肿瘤的挤压或牵拉也可能导致癌细胞脱落,造成医源性的腹膜种植转移。
如何评估腹膜转移的严重程度?
在制定治疗方案前,医生需要精确评估腹腔内肿瘤的负荷,即肿瘤的数量和大小。目前主要使用两种评分系统:
1. 腹膜癌指数 (Peritoneal Cancer Index, PCI)
PCI是一种量化评估体系,它将腹盆腔划分为13个区域,并根据每个区域内肿瘤结节的大小进行评分(从0到3分),最终将13个区域的得分相加,总分范围为0-39分。PCI评分越高,意味着肿瘤负荷越重,预后也相对越差。这个评分是决定患者是否适合接受根治性手术的关键指标。
2. 腹膜表面疾病严重程度评分 (PSDSS)
PSDSS则结合了患者的临床症状、PCI评分以及原发肿瘤的病理特征,综合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并对患者进行分期,同样是判断预后的重要因素。
核心治疗策略:CRS联合HIPEC/NIPEC
目前,针对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积极治疗手段是采取以肿瘤细胞减灭术 (CRS) 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 (HIPEC) 或腹腔常温灌注化疗 (NIPEC) 为核心的多学科综合治疗。
肿瘤细胞减灭术 (Cytoreductive Surgery, CRS)
CRS手术的目标是尽可能切除腹腔内所有肉眼可见的肿瘤病灶,包括受侵犯的腹膜、组织乃至部分器官,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肿瘤负荷。手术的彻底性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通常认为,当PCI评分低于20时,患者更有可能从CRS手术中获益。对于PCI评分过高的患者,由于手术难以达到理想的减灭效果,且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医生会谨慎考虑是否进行CRS手术。
腹腔热灌注化疗 (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HIPEC)
HIPEC是在CRS手术后立即进行的一种局部化疗方式。其原理是利用癌细胞对热的耐受性比正常细胞差的特点,将加热到43℃左右的化疗药物溶液持续灌注到腹腔内,循环冲刷60-90分钟。这种“热疗+化疗”的双重作用可以:
- 直接杀伤和清除术后残留的微小癌灶和游离癌细胞。
- 增强化疗药物的渗透性和杀伤效果。
- 通过热效应破坏肿瘤血管,抑制肿瘤生长。
腹腔常温灌注化疗 (Normo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NIPEC)
NIPEC与HIPEC类似,也是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入腹腔,但灌注液不进行加热。这种方式同样能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发挥抗肿瘤作用。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
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值得强调的是,CRS联合腹腔灌注化疗是局部治疗手段,通常需要与全身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等相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从而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结直肠癌的前沿药物信息、AI问诊服务或需要靶向药代购服务,MedFind可以为您提供专业的支持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