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认识一种罕见的纤维母细胞肿瘤
EWSR1-SMAD3融合的纤维母细胞肿瘤是一种新近被认识的罕见软组织肿瘤,常见于手足部位的皮肤或皮下组织。根据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它被归入良性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的范畴。然而,尽管其性质为良性,该肿瘤仍存在局部复发的可能性,因此准确的诊断和密切的术后随访至关重要。本文将通过一个真实的病例,深入剖析该肿瘤的诊断过程、病理特征及预后,为相关患者提供全面的信息参考。
病例回顾:反复发作的足部肿块
一位20岁的年轻男性患者,因左足第二趾腹侧的皮下肿块前来就诊。在过去的6年里,他已因同一部位的占位两次接受手术切除,但术后不久均出现复发。此次,肿块再次出现并伴有疼痛感,患者接受了第三次手术。当地医院初步的病理诊断为“低级别纤维黏液样肉瘤”,为求明确诊断,遂进行进一步会诊分析。
诊断的关键:病理与分子检测全览
1. 大体观察
手术切除的标本为一个界限清晰的卵圆形肿物,体积约为0.9cm×0.8cm×0.8cm,切面呈灰白色、实性质地。
2. 显微镜下的肿瘤形态
在显微镜下,肿瘤呈结节状,边界相对清晰但没有包膜。肿瘤细胞形态一致,为梭形,排列在胶原化或黏液样的基质中。细胞核细长,染色质细腻,未见明显的核分裂或组织坏死,整体表现出低度恶性的特征。
图1:低倍镜下,肿瘤边界清晰,细胞密度不均,部分区域伴有黏液样变性。
图2:肿瘤间质显著黏液样变性,细胞密度较低。
图3:瘤细胞呈束状、交织状排列,间质兼有黏液样和玻璃样变性。
图4-5:中倍镜下,可见形态单一的梭形肿瘤细胞。
图6-7:部分区域可见硬化的纤维条带。
图8-9:高倍镜下,细胞核形态温和,未见坏死。
3. 免疫组化:锁定肿瘤“身份”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为诊断提供了关键线索:
- 阳性标记: ERG(弥漫性表达)、S100(部分+)、H3 K27me3、Bcl-2、DOG(部分弱+)。Ki-67增殖指数约为15%。
- 阴性标记: AE1/AE3、EMA、SMA、Desmin、CD34、MUC4、SOX10、Pan Trk等。
其中,ERG的弥漫性强阳性是该肿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免疫组化图:肿瘤细胞弥漫性表达ERG标记。
4. 分子检测:发现关键基因重排
为了最终确诊,对肿瘤组织进行了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结果显示,检测到EWSR1基因断裂,阳性细胞比例高达76%。这一发现是诊断EWSR1-SMAD3融合纤维母细胞肿瘤的决定性证据。
最终诊断:符合EWSR1-SMAD3融合的纤维母细胞肿瘤
综合上述形态学、免疫表型及分子检测结果,该患者的最终诊断被修正为:(左足第二趾)EWSR1-SMAD3融合的纤维母细胞肿瘤。
确诊罕见肿瘤后,理解复杂的病理报告是制定后续随访和治疗方案的第一步。如果您对EWSR1-SMAD3纤维母细胞肿瘤的诊断或报告有任何疑问,MedFind的AI问诊服务可以为您提供专业的解读和支持。
关于EWSR1-SMAD3纤维母细胞肿瘤的深入探讨
1.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肿瘤?
- 定义: 它是一种良性的纤维母细胞肿瘤,其特征是存在特定的EWSR1-SMAD3基因融合。
- 好发部位: 绝大多数病例发生于手和足部的真皮或皮下脂肪组织。
- 临床特征: 通常表现为肢端浅表部位的小而无痛的结节。
- 流行病学: 发病年龄范围广泛(从1岁到68岁),在女性中更为常见。
2. 它的发生与什么有关?(发病机制)
该肿瘤的分子遗传学特征是EWSR1基因的7号外显子与SMAD3基因的5号外显子发生融合。SMAD3是TGF-β/SMAD信号通路中的一个关键分子,该通路在调控成纤维细胞合成细胞外基质中扮演重要角色。这种基因融合被认为是驱动肿瘤发生的核心机制。
3. 预后如何?会复发吗?
EWSR1-SMAD3纤维母细胞肿瘤是良性的,目前没有发现其有转移的潜能。然而,它具有局部复发的风险,尤其是在手术切除不彻底的情况下。因此,首次手术的完整切除和术后的密切随访非常重要。
4. 如何与其他相似的软组织肿瘤区分?
由于其形态与其他一些梭形细胞肿瘤相似,准确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以下是几种需要鉴别的肿瘤:
- 低级别纤维黏液样肉瘤: MUC4标记通常呈弥漫性强阳性,而EWSR1-SMAD3肿瘤为阴性。
- 低级别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 通常表达S100和SOX10,并伴有H3K27me3标记的缺失。
- NTRK重排的梭形细胞肿瘤: 通常共表达S100和CD34,并通过分子检测可发现NTRK基因融合。
- 单相型滑膜肉瘤: 表达TLE1、SS18-SSX等特异性标记。
准确的诊断依赖于病理形态、免疫组化和分子检测的综合分析。特别是EWSR1基因断裂和ERG的弥漫性阳性,是诊断此肿瘤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