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已成为癌症治疗领域的一大突破,为包括恶性黑色素瘤、肺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尿路上皮癌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患者带来了显著的长期生存获益。这类药物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被视为重要的靶向药和抗癌药手段。
然而,强大的抗肿瘤效应有时也伴随着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带来的不良反应。在众多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中,内分泌系统的毒性尤为常见且值得警惕。这些内分泌毒性可能表现为甲状腺功能紊乱(亢进或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以及垂体炎等。如果未能及时识别或有效干预,这些副作用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何会影响内分泌系统?
ICIs相关内分泌毒性的发生机制复杂,可能与针对内分泌组织的T细胞活性增强、补体介导的炎症反应加剧或患者体内既存的自身抗体水平升高有关。这些机制共同作用,导致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的内分泌腺体。
如何识别和管理内分泌毒性?
识别ICIs相关的内分泌毒性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患者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者出现的症状非常非特异性,例如乏力,容易与其他原因(如肿瘤进展、脑转移或基础疾病)混淆。
因此,在接受免疫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血液中的激素水平等相关指标至关重要。通过规律的检查,医生可以及时诊断、准确分级这些内分泌不良反应,并尽早采取干预措施。早期干预不仅能控制症状,还能预防更严重的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ICIs引起的内分泌损伤可能是永久性的,这意味着患者在停药后可能仍需要终生接受激素替代治疗,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获取药物与信息支持
对于许多癌症患者而言,获取先进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靶向药或仿制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一步。如果您在寻找可靠的海外靶向药代购服务,可以考虑专业的平台。
面对复杂的药物信息和潜在的副作用,患者和家属往往需要专业的指导。除了咨询医生,利用智能工具辅助理解也是一种方式。例如,一些平台提供AI问诊服务,可以帮助初步解答关于药物、副作用等常见问题。
持续学习和了解最新的药物信息、诊疗指南等抗癌资讯,对于患者积极应对治疗挑战至关重要。通过全面的了解和积极的管理,患者可以更好地利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带来的治疗机会,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