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LBCL)是临床上面临的严峻挑战。尽管现有的治疗手段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佳或出现复发。因此,开发更有效、更安全的创新疗法成为医学界持续努力的方向。
近期,《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发表了一项来自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的单中心I期临床研究结果,首次报道了一种新型CD19靶向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CD19-1XX CAR)在复发或难治性LBCL患者中的应用。这项研究评估了该疗法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初步疗效,并引入了一种经过优化调控的信号模块(称为1XX),旨在提高疗效的同时降低毒性。

Jae H. Park, MD
研究人员指出,与传统的CAR T细胞设计不同,1XX CAR T细胞采用了独特的信号传导模块。临床前研究表明,这种设计能够在不损害T细胞持久性的前提下,产生强大的效应功能。基于此,研究团队假设1XX CAR T细胞即使在较低剂量下也能有效发挥作用,并带来更小的毒副作用。
研究设计与患者情况
这项I期临床研究共纳入了28名复发或难治性LBCL患者,研究时间跨度为2020年7月至2022年11月。其中16名患者参与了剂量递增队列,12名患者参与了剂量扩展队列。患者在接受淋巴细胞清除后,接受了不同剂量的CD19-1XX CAR T细胞输注,剂量范围从25 x 106到200 x 106个CAR T细胞,共分为四个剂量水平。
关键研究结果:疗效显著
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高达82%,其中71%的患者达到了完全缓解(CR)。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中探索的最低剂量——25 x 106个CAR T细胞,被选定用于后续的剂量扩展研究。在该剂量水平的16名患者中,客观缓解率达到88%,完全缓解率更是高达75%,显示出即使在较低细胞剂量下,该疗法依然具有出色的疗效。
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1年无事件生存率(EFS)为61%(95%置信区间 = 45%–82%)。有14名患者在超过12个月的随访期间持续保持完全缓解。
研究还观察到,在所有剂量水平下,CAR T细胞均表现出强大的体内扩增能力,且不同剂量组的峰值扩增没有显著差异。在10名持续完全缓解的患者中,CAR T细胞的持久性超过1年,其中1名接受最低剂量治疗的患者,其CAR T细胞在体内甚至检测到超过2年,这对于维持长期疗效至关重要。
安全性分析:毒性可控
在安全性方面,该疗法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在所有患者中,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发生率为86%,但其中只有1名患者(4%)为3级,未发生4级或5级CRS事件。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发生在3名患者中,其中2名(7%)为3级,同样未发生4级或5级ICANS事件。
其他≥3级的不良事件包括低血压(4%)、全身性水肿(4%)、脓毒症(4%)和心房颤动(4%),发生率均较低。
结论与展望
研究人员总结认为,这种新型CD19-1XX CAR T细胞疗法凭借其优化调控的信号传导能力,在较低细胞剂量下即可实现优异的疗效,并伴随良好的安全性特征。这项研究结果为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同时也提示该疗法可能适用于治疗其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实体瘤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了解这些前沿研究成果,对于患者及其家属在治疗选择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于一些尚未在国内上市或难以获取的靶向药、抗癌药,海外购药可能是患者的选择之一。同时,获取准确的药物信息和专业的诊疗建议也非常重要,例如通过AI问诊或查阅抗癌资讯。
这项研究得到了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和武田制药(Takeda Pharmaceuticals)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