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的免疫系统中,存在着一支精锐的“特种部队”——T细胞。其中,一群被称为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TRM细胞)的“边防战士”尤为特殊。它们不像其他免疫细胞在血液中四处巡逻,而是选择长期“驻扎”在肺部、肝脏等特定器官中,构成了抵御病毒入侵和癌细胞扩散的第一道坚固防线。已有研究明确指出,在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中,TRM细胞的数量与患者的生存希望呈正相关。然而,这些宝贵的免疫卫士是如何在组织中“安家落户”并长期坚守岗位的,一直是免疫学领域的一大谜团。
近日,一项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科学·免疫学》(Science Immunology)上的研究为我们揭开了这个谜底。来自拉霍亚免疫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名为GPR25的受体分子,它就像一把“记忆锁”,主导了TRM细胞的“定居”过程。这一重大发现不仅解开了免疫记忆形成的核心机制,更为开发下一代免疫治疗药物,尤其是攻克“冷肿瘤”难题,带来了全新的可能。
什么是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TRM)?
记忆T细胞是免疫系统的“经验老兵”,当它们首次遭遇病原体或癌细胞后,便会“记住”敌人的特征,以便在未来提供更快速、更强力的长期保护。而TRM细胞是其中最“专一”的一类,它们选择在一个器官中永久定居,成为该组织的“专属守卫”。
研究人员指出,TRM细胞在感染控制和肿瘤免疫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直到2009年,科学家才正式将其定义为一个独立的T细胞亚群。由于它们深藏于组织内部,而非循环于血液中,导致对其研究的技术难度极大,长期以来,这些细胞的行踪和功能都如同“潜伏”一般,不为我们所熟知。

GPR25:解开TRM细胞“定居”之谜的关键钥匙
在先前的研究中,科学家们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TRM细胞表面会大量表达一种名为GPR25的受体蛋白。这种高度特异性的表达模式引起了研究团队的浓厚兴趣。“我们确信,这个受体一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研究人员表示。GPR25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GPCR)家族,这个庞大的家族以其优良的“成药性”而闻名,目前美国FDA批准的药物中,约有三成是以GPCR为靶点。
为了验证GPR25的功能,研究团队构建了GPR25基因缺陷的小鼠模型。实验结果令人震惊:当这些小鼠遭遇病毒感染时,其体内的T细胞虽然能够正常进入肺部等组织,但却无法有效地转化为TRM细胞并长期驻留下来。这有力地证明了,GPR25正是T细胞完成“定居”任务所必需的关键分子。
GPR25的工作机制:TGF-β信号的“放大器”
进一步的分子机制研究揭示了GPR25的精妙工作原理。研究发现,GPR25的表达受到TGF-β信号分子的诱导,而一旦GPR25被激活,它又会反过来增强TGF-β的下游信号通路,形成一个强大的正反馈循环。这个循环对于TRM细胞的形成和维持至关重要。
通过单细胞转录组分析,科学家发现,缺乏GPR25的T细胞无法正常获得干细胞样的特征,包括关键转录因子TCF1的表达下调。这意味着这些细胞失去了“自我更新”的能力,难以在组织环境中长期存活和扩增。
在肿瘤模型中,这一缺陷的后果更为严重。GPR25缺陷的TRM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扩增能力受阻,直接导致了小鼠对肿瘤的控制能力显著下降。更关键的是,当再次遭遇相同的抗原攻击时,这些细胞无法有效分化为次级TRM细胞,表明其免疫记忆功能出现了严重缺陷。获取更多前沿抗癌资讯,请访问MedFind资讯中心。
临床应用前景:从“易成药”靶点到精准免疫治疗
GPR25的发现为癌症治疗,特别是免疫治疗领域,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由于它属于“易成药”的GPCR家族,其药物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 抗癌新武器:通过开发GPR25激动剂(增强其活性的药物),有望在肿瘤组织中“招募”并“留住”更多的TRM细胞,从而提升机体对癌细胞的清除能力。这对于那些免疫细胞浸润较少的“冷肿瘤”尤其具有重要意义,有望将其成功转化为免疫治疗可以响应的“热肿瘤”,从而极大地扩展现有免疫疗法的受益人群。
- 自身免疫病治疗新途径:反之,通过开发GPR25抑制剂,则可能减少特定器官中异常活化的TRM细胞,从而缓解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疾病(如炎症性肠病)的炎症反应。
未来,针对GPR25靶点的药物一旦问世,将为许多癌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MedFind将持续关注全球前沿药物研发动态,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最新的治疗选择。
总而言之,GPR25这一“免疫记忆锁”的发现,不仅让我们深刻理解了TRM细胞如何“安家落户”,更让我们看到了精准调控局部免疫记忆的巨大潜力。在抗癌的道路上,每一个科学突破都可能意味着一次生命的转机。如果您对当前的免疫治疗方案或最新的临床研究有任何疑问,不妨咨询MedFind的AI问诊服务,获取专业、个性化的信息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