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诊断时机对患者的预后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然而,相当一部分结直肠癌病例是通过急诊途径被发现的。这种非计划性的诊断方式往往意味着疾病进展已到一定阶段,可能导致更差的生存结果。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更容易导致结直肠癌的急诊诊断呢?一项临床研究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研究背景与方法
鉴于社会经济地位和患者的合并症(即同时存在的其他疾病)可能影响癌症的诊断路径,评估这些因素对于改善患者护理至关重要。研究人员利用意大利癌症登记处的数据,结合行政健康数据库,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该研究纳入了2014年7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被诊断为结直肠癌的患者,旨在考察合并症和社会经济地位如何影响结直肠癌的诊断途径。
研究重点分析了三种相互独立的诊断途径:通过癌症筛查、通过急诊就诊、以及通过住院或门诊就诊。同时,研究还评估了诊断时的癌症分期以及短期死亡率(30天和1年死亡率)。
主要研究发现
这项研究共纳入了14,457名结直肠癌患者,其中74.4%为结肠癌,25.6%为直肠癌。研究成功重建了绝大多数患者的诊断路径。
- 在结肠癌病例中,有高达35.6%是通过急诊诊断的,8.4%通过筛查发现,22.6%在住院/门诊期间诊断。
- 直肠癌的急诊诊断比例相对较低,为22.6%,9.5%通过筛查,而高达67.8%在住院/门诊期间诊断。
- 研究发现,以下几类结肠癌患者更有可能通过急诊诊断:年龄小于50岁或大于80岁、社会经济剥夺指数最高(即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单身或丧偶(相对于已婚)、以及伴有三种或更多合并症的患者。
- 相反,伴有三种或更多合并症的患者通过筛查诊断结肠癌的可能性较低,更多是在住院/门诊期间诊断。
- 对于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而言,通过急诊诊断的患者,其30天和1年死亡率均显著高于通过住院/门诊诊断的患者(所有差异的P值均小于0.001)。
临床意义与展望
这项研究结果强调,针对伴有慢性疾病的患者,需要采取更具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促进癌症筛查、减少急诊诊断,并最终改善大量患者的预后。了解哪些人群更容易发生急诊诊断,有助于医疗系统更有效地分配资源,加强对高风险人群的监测和筛查力度。
对于结直肠癌患者而言,及时诊断和获取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靶向药、抗癌药等)至关重要。了解更多关于癌症治疗药物的信息,或寻求海外购药途径,可以参考专业的癌症资讯平台或海外购药服务,以获取更多治疗选择和支持。
研究局限性
研究人员也指出了一些局限性,例如缺乏个体层面的电子健康记录,限制了对诊断时症状数据的获取,从而难以区分有症状和无症状病例。此外,这项研究侧重于观察到的关联性,而非因果关系。
研究来源
这项研究由意大利米兰圣拉斐尔生命健康大学医学院的Flavia Pennisi医学博士领导,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开放》(JAMA Network O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