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肺癌筛查(LCS)项目的推广,通过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LDCT)发现的肺部异常情况越来越多。其中,肺部实变是一种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其性质可能复杂,既可能是炎症感染,也可能是恶性肿瘤的征兆。然而,仅凭初次CT扫描往往难以明确诊断。
肺实变诊断的挑战与PET-CT的局限性
根据现有的肺结节管理指南,对于怀疑恶性的肺部实变,通常建议转诊至多学科诊疗团队(MDT)。但后续的具体管理策略并不总是明确。在许多情况下,进一步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检查被用于鉴别诊断。然而,PET-CT对于肺实变的鉴别能力有限,因为无论是恶性病变还是炎症感染,都可能显示出氟代脱氧葡萄糖(FDG)的高摄取,这可能导致对良性疾病进行不必要的进一步检查甚至侵入性操作。
新研究探索:6周短间隔CT随访的价值
为了寻找一种更安全、更经济有效的肺实变管理策略,近期发表在《European Radiology》上的一项研究,评估了在肺癌筛查项目中对肺实变进行为期6周的短间隔CT随访检查的安全性和成本效益。
该研究纳入了某地区肺癌筛查项目中发现局灶性、性质不明确肺实变的参与者。这些患者没有立即接受PET-CT或侵入性检查,而是在6周后进行了CT复查。研究人员分析了肺实变自行消退的比例、6周随访时发现恶性病变的风险,以及因延迟检查导致疾病分期上升的风险。同时,研究还根据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的参考费用,估算了采取这种保守随访策略所能节省的成本。
研究结果:超半数患者避免PET-CT,且安全有效
研究分析了10247次筛查CT检查数据,其中113名参与者(占比1.1%)发现了局灶性性质不明确的肺实变。在接受了6周随访CT检查的110名患者中,令人鼓舞的是,有63人(占比57%)的肺实变在短时间内自行消退,无需进一步检查。在其余未消退的患者中,有14人(占比12.7%)最终被诊断为恶性肿瘤。
至关重要的是,研究发现,采取6周延迟CT随访的策略并未导致患者的疾病分期上升,这表明这种方法在安全性上是可行的。在成本效益方面,与立即进行PET-CT及后续检查相比,每进行10000次筛查CT检查,通过采取6周短间隔CT随访策略,估计可节省高达47600英镑的费用。
图 建议 6 周后复查 CT 的实变灶示例
结论与对患者的启示
这项研究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在肺癌筛查中对性质不明确的肺实变采取早期CT复查的策略。通过简单的6周CT随访,可以使超过一半的患者避免进行更复杂、费用更高的PET-CT检查和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同时确保了对恶性病变的及时诊断,且未增加疾病进展的风险。这为优化肺癌筛查后的诊断流程提供了重要的临床证据。
对于正在进行肺癌筛查或被发现肺部有实变的患者而言,了解这些最新的研究进展非常重要。准确的诊断是制定后续治疗方案的基础,无论是手术、放化疗,还是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药或抗癌药。如果您对肺癌的诊断、治疗方案或海外购药途径有疑问,可以寻求专业的AI问诊服务或查阅可靠的药物信息和诊疗指南,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和可行的治疗选择。
原始出处:
Emily C Bartlett,Ley Chan,Justin Garner,et al.Evaluation of the safety of short-term follow-up CT for the management of consolidation in lung cancer screening.DOI:10.1007/s00330-025-11609-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