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治疗迎来新里程碑:ASTRO发布首个放射治疗权威指南
对于全球数百万胃癌患者而言,治疗的道路充满了挑战与抉择。近日,全球放射肿瘤学领域的权威机构——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发布了其历史上首个针对胃癌放射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这一里程碑式的文件的出台,系统性地阐明了放射治疗在胃癌各个阶段管理中的具体角色和应用策略,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清晰、权威的指导,标志着胃癌治疗的规范化和精准化迈入了新阶段。
胃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癌症,尤其在东亚地区发病率较高。尽管过去几十年来,全球胃癌的总体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最新研究趋势显示,中青年人群中的发病案例却有增加的迹象。在美国等许多国家,胃癌往往在进展期才被确诊,这使得治疗变得异常复杂,通常需要放射肿瘤科、外科和内科肿瘤科等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这份新指南的发布,正是为了应对这一复杂局面,帮助医疗团队在众多治疗选项中做出最明智的决策。
为何此时发布?新指南背后的循证医学变革
ASTRO指南专家组主席Christopher Willett博士和副主席Christopher Anker博士指出,过去十年间,一系列重大的临床试验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对局部晚期胃癌治疗的认知。这些研究探索了全新的治疗模式,特别是针对那些潜在可切除或局部无法切除的病例。
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可手术的胃癌患者,以全身化疗为主的治疗方案(围手术期化疗),其疗效优于或不劣于传统的放化疗结合全身治疗的模式。这些发现正在迅速重塑临床实践。专家组认为:“我们觉得现在是制定一份指南的恰当时机,以帮助临床医生…应对这些转变,为患者选择最有效的治疗策略,并明确放射治疗在其中的适用时机。”
该指南基于对2001年至2025年中期发表的相关研究的系统性回顾,凝聚了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旨在为胃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坚实的基础。
新指南核心建议:各分期胃癌的放疗策略全解析
这份详尽的指南为不同分期和不同身体状况的胃癌患者,提供了清晰的治疗路径图。以下是其核心建议的深度解读:
1. 可切除胃癌:手术与化疗仍是基石,放疗成重要补充
对于身体状况良好、肿瘤可以进行手术切除的患者,指南明确指出,手术联合围手术期化疗是当前的标准治疗方案。围手术期化疗,即在手术前和手术后都进行化疗,常用的方案包括氟尿嘧啶(fluorouracil)、奥沙利铂(oxaliplatin)和多西他赛(docetaxel)等药物的组合。这种模式旨在术前缩小肿瘤、消灭微小转移灶,术后清除残余的癌细胞,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然而,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或能耐受高强度的围手术期化疗。对于这部分患者,指南推荐将术前同步放化疗作为一个重要的替代或补充选择。其主要目标是通过术前的局部强力打击,最大限度地缩小肿瘤,从而帮助外科医生实现“阴性切缘”(即切除的组织边缘没有癌细胞),这是降低术后局部复发风险的关键因素。
2. 局部晚期/不可切除胃癌:根治性放化疗提供治愈希望
对于那些因肿瘤侵犯范围过广、与重要血管粘连或患者身体原因而无法接受手术的非转移性胃癌患者,指南强烈推荐采用根治性同步放化疗。Willett和Anker博士强调,这种方法“无论是在初次诊断时,还是在既往未接受过放疗的复发情况下,都有可能实现病灶的持久、长期控制”。这意味着,即使不能手术,患者依然有获得临床治愈的机会。指南中还包含了一个针对局部晚行期疾病的详细治疗流程图,为临床决策提供了直观的参考。
面对日益复杂的治疗选择,如化疗方案的选择或是否适合免疫治疗,患者可以通过MedFind的AI问诊服务,获取专业的第二诊疗意见,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和参与治疗决策。
3. 免疫治疗与术后辅助治疗的新视角
指南还敏锐地捕捉到了肿瘤治疗领域的前沿进展,特别提到了免疫治疗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日益增长的作用。虽然指南主要聚焦于放疗,但它承认了在特定分子分型的胃癌患者中(如PD-L1高表达或MSI-H),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已成为新的标准。放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放免组合”)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未来可能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此外,对于部分术后病理提示高复发风险的患者,指南建议可以考虑进行术后辅助放化疗。同时,对于一些围手术期化疗后肿瘤仍然处于“交界性可切除”状态的患者,也可以考虑在手术前增加放化疗,以提高完整切除(R0切除)的可能性。
4. 晚期与转移性胃癌:姑息放疗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当胃癌进入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治疗目标便从治愈转向控制疾病、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指南强调,姑息性放射治疗在这一阶段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可以非常有效地缓解由肿瘤引起的各种症状,如:
- 出血: 照射肿瘤病灶以控制胃部出血。
- 疼痛: 缓解由骨转移或肿瘤压迫引起的剧烈疼痛。
- 梗阻: 减轻肿瘤导致的食道或胃出口梗阻,改善进食困难。
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有时甚至可以考虑再次进行放射治疗(再程放疗)。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那些癌细胞仅转移到少数几个位置(即“寡转移”)的患者,指南有条件地推荐一种更为积极的策略:联合全身系统性治疗,同时对所有可见的转移灶进行放疗或手术等局部根除性治疗。这种方法旨在最大限度地清除肿瘤负荷,可能为部分晚期患者带来更长的生存期。
技术细节与最佳实践:确保放疗精准与安全
除了宏观的治疗策略,ASTRO指南还深入到了放射治疗的技术层面,为放疗的实施提供了具体指导。内容涵盖了:
- 靶区勾画: 如何精确界定需要照射的肿瘤区域和高风险淋巴结区域。
- 剂量与分割: 为不同治疗目的(根治性、辅助性、姑息性)设定了推荐的放射总剂量和单次照射剂量。
- 先进技术的应用: 强调了现代放疗技术的重要性,如调强放射治疗(IMRT),它可以使剂量更集中于肿瘤,同时更好地保护周围的正常器官(如肾脏、肝脏、脊髓);以及影像引导放疗(IGRT)和呼吸运动管理技术,以确保每次治疗的精准性。
这些技术细节的规范化,旨在最大化放疗的疗效,同时最小化其短期和长期的副作用。
治疗的核心:多学科协作与共同决策
指南通篇贯穿的一个核心理念是多学科团队(MDT)协作和医患共享决策的重要性。胃癌的治疗绝非单一科室能够独立完成,而是需要外科、内科肿瘤科、放射肿瘤科、病理科、影像科等多领域专家的通力合作,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最佳的综合治疗方案。
Willett和Anker博士最后强调:“治疗决策应让患者充分参与,并在所有治疗学科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医患之间需要就各种治疗方案的风险和益处进行充分讨论,以确定最符合患者个人意愿和目标的治疗方法。”
总而言之,ASTRO首个胃癌放疗指南的发布,不仅为全球的临床医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工具,也为广大胃癌患者及其家属点亮了一盏明灯。它清晰地描绘了现代放疗在胃癌综合治疗中的价值和路径,推动着胃癌治疗向着更精准、更有效、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确保治疗方案中涉及的药物,尤其是化疗和靶向药物的稳定供应和质量,是治疗成功的基础。对于寻求海外原研药或高性价比仿制药的患者,MedFind全球药房提供了便捷可靠的渠道。更多前沿的抗癌资讯,包括最新的药物信息和诊疗指南解读,都可以在MedFind资讯中心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