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rlatamab:无论既往治疗如何,均展现卓越疗效
DeLLphi-304研究的亚组分析数据表明,Tarlatamab的生存获益具有广泛性,不受患者关键临床特征的影响。这意味着,无论是对于预后较差的铂类耐药患者,还是曾接受过免疫治疗的患者,Tarlatamab都能提供一致的治疗优势。
- 对于化疗无进展间期(CFI)短的患者:对于CFI小于90天的难治性患者,Tarlatamab组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0.9个月,而化疗组仅为6.4个月(HR, 0.60)。12个月生存率方面,Tarlatamab组为40%,化疗组为24%。
- 对于化疗无进展间期(CFI)长的患者:在CFI大于等于90天的患者中,Tarlatamab组的中位总生存期达到17.1个月,显著高于化疗组的10.6个月(HR, 0.65)。
- 对于既往接受过PD-(L)1抑制剂治疗的患者:Tarlatamab组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4.1个月,化疗组为8.3个月(HR, 0.61),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53%和36%。
- 对于未接受过PD-(L)1抑制剂治疗的患者:Tarlatamab同样表现出色,中位总生存期为13.6个月,而化疗组为8.3个月(HR, 0.65)。
这些数据强有力地证明,无论患者之前的治疗背景如何,Tarlatamab都能带来显著的生存改善。对于寻求Tarlatamab等前沿靶向药的患者,MedFind海外靶向药代购平台提供专业的咨询与服务。
DeLLphi-304研究简介
DeLLphi-304是一项全球性的、随机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共纳入509名在一线含铂化疗后进展的小细胞肺癌患者。他们被1:1随机分配接受Tarlatamab治疗或研究者选择的标准化疗(包括拓扑替康、卢比克替定或氨柔比星)。该试验的主要终点是总生存期(OS)。
安全性分析:Tarlatamab耐受性更佳
在安全性方面,Tarlatamab同样显示出优于化疗的特征。数据显示,Tarlatamab组发生3级或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AEs)的比例(24%-30%)远低于化疗组(58%-69%)。
Tarlatamab治疗中值得关注的不良事件是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在各亚组中,任何级别的CRS发生率约为51%-59%。总体而言,Tarlatamab的安全性可控,为患者提供了更温和的治疗选择。如果您对治疗方案中的副作用感到担忧,不妨尝试MedFind的AI问诊服务,获取专业的应对建议。
结论与展望
该研究的主要研究者,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瓦尔德西布伦大学医院的Pedro F. Simoes da Rocha博士表示:“DeLLphi-304是首个证实Tarlatamab相较于标准化疗能带来更优总生存期的III期随机试验,这一生存获益甚至延伸到了铂类耐药的患者。这些发现巩固了Tarlatamab作为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新标准的地位。”
事实上,基于早前的II期DELLphi-301研究的积极数据,美国FDA已于2024年5月加速批准Tarlatamab用于治疗在含铂化疗期间或之后出现疾病进展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成年患者。此次III期研究的成功,无疑将进一步巩固其临床地位。更多关于小细胞肺癌的最新治疗资讯,请访问MedFind抗癌资讯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