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结直肠癌患者而言,除了关注原发肿瘤的治疗,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癌细胞的转移同样至关重要。近期,一项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自然·代谢》(Nature Metabolism)上的重磅研究,为我们揭示了日常饮食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风险因素——含糖饮料。
来自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科研团队发现,饮料中常见的葡萄糖和果糖组合,能够共同驱动一个特定的代谢通路,从而显著增强结直肠癌细胞的转移能力。
高糖饮食:结直肠癌转移的“甜蜜陷阱”
过去的研究已经证实含糖饮料与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有关,而这项新研究则将目光聚焦于更为凶险的“转移”环节。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当同时为结直肠癌细胞提供葡萄糖和果糖时,癌细胞的迁移能力会显著增强。相比之下,单独使用葡萄糖或果糖则没有同样的效果。
在小鼠模型中,这一现象得到了进一步验证。研究人员发现,用含有葡萄糖和果糖的糖水喂养荷瘤小鼠,虽然不会影响原发肿瘤的大小,但其肝转移灶的数量却显著增加。这表明,高糖饮食可能正是癌细胞扩散的“加速器”。
揭秘背后机制:SORD酶与甲羟戊酸途径
那么,糖分是如何“助纣为虐”的呢?研究团队通过深入的代谢分析,成功锁定了关键的分子机制。他们发现,在葡萄糖和果糖的共同作用下,癌细胞内一个名为山梨糖醇脱氢酶(SORD)的酶被激活,并进行“逆反应”。
这个过程将果糖转化为山梨糖醇,并改变了细胞内的氧化还原状态(提高NAD⁺/NADH比率)。这一系列连锁反应的最终结果是,激活了细胞内一条名为“甲羟戊酸途径”的信号通路。该通路被激活后,极大地促进了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对于复杂的生物学机制和个性化治疗选择,您可以通过MedFind的AI问诊服务获得更深入的解答。
他汀类药物:抑制癌转移的潜在希望
既然找到了驱动转移的关键通路,那么阻断它是否就能有效抑制转移呢?答案是肯定的。甲羟戊酸途径中有一个关键的限速酶HMGCR,而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降脂药——他汀类药物,正是HMGCR的抑制剂。
研究人员在给高糖饮食的小鼠口服辛伐他汀(simvastatin)后,惊喜地发现,由糖分驱动的肝转移被显著减少了。这一结果提示,对于有高糖饮食习惯的结直肠癌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或许能成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策略,以降低转移风险。在探索更多前沿治疗方案时,患者可以参考MedFind靶向药代购服务,了解全球最新的药物信息。
临床启示与未来方向
为了验证这一发现在人体中的相关性,研究团队分析了结直肠癌患者的组织样本。结果显示,癌组织中的SORD酶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并且其高表达与肿瘤转移和更高的肿瘤级别密切相关。
综合来看,这项研究不仅为“高糖饮食促进癌症”提供了新的证据,更重要的是,它指出了一个潜在的干预靶点。研究者认为,未来可以针对那些SORD表达水平高且有高糖摄入习惯的结直肠癌患者群体,评估使用他汀类药物的临床获益。获取更多关于结直肠癌的最新研究和诊疗资讯,有助于患者做出更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