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PC)是威胁男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传统的基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筛查虽能降低死亡率,但也带来了过度诊断和不必要活检的困扰。近年来,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技术及其引导下的靶向活检(TBx)被寄予厚望,但它在年轻男性初筛中的真实效果如何?一项名为PROBASE的前瞻性研究为我们揭示了答案。
PROBASE试验:聚焦年轻男性的前列腺癌筛查
PROBASE试验是一项大规模、前瞻性的随机筛查研究,专门评估在45至50岁的男性群体中,不同活检方式对临床显著前列腺癌(csPC)的诊断价值。研究纳入了超过4.6万名45岁男性,其中PSA水平≥3 ng/ml的参与者会接受mpMRI检查,并随后同时进行MRI靶向活检(TBx)和传统的系统活检(SBx)。本次分析聚焦于其中525名接受了首次活检的参与者数据。
关键发现:MRI靶向活检存在明显诊断盲区
研究结果令人警醒。在525名接受活检的男性中,共诊断出209例前列腺癌,其中148例为需要积极治疗的临床显著前列腺癌(csPC)。
- 系统活检(SBx)检测出了 94% 的临床显著前列腺癌(139/148例),展现出极高的检出率。
- MRI靶向活检(TBx)仅检测出 74% 的临床显著前列腺癌(109/148例),显著低于系统活检。
- 更重要的是,系统活检发现的csPC中,有高达26%(39/148例)被MRI靶向活检完全漏诊。
- 相比之下,仅有6%(9/148例)的csPC是仅由靶向活检发现的。
这些数据清晰地表明,如果年轻男性在前列腺癌筛查中仅仅依赖MRI靶向活检,将面临相当高的漏诊风险。面对复杂的筛查结果和诊断报告,您可以通过MedFind AI问诊服务,获取专业的第二诊疗意见。
表:通过靶向活检与系统活检检测所有癌症及临床意义显著型癌症
为何系统活检在年轻男性筛查中仍不可或缺?
PROBASE试验的结果强调,尽管MRI技术不断进步,但在年轻男性群体中,系统活检的地位依然无法被替代。MRI本身也存在局限性,研究发现约8%的肿瘤(17/209例)在MRI影像上评分很低(PI-RADS 1-2),被认为是低风险病灶,但其中却包含了13例临床显著前列腺癌。这进一步证实了单独依赖影像学判断的风险。
因此,对于45-55岁的男性,尤其是在进行首次前列腺癌筛查时,将系统活检与MRI靶向活检相结合的双重策略,是确保早期、准确诊断的关键。准确的诊断是有效治疗的第一步。若您或家人在后续治疗中需要海外靶向药,MedFind海外靶向药代购可为您提供可靠的购药渠道。
结论与启示
总而言之,这项基于大规模人群的研究为年轻男性的前列腺癌筛查策略提供了重要证据。它明确指出,单独依赖MRI引导的靶向活检会显著增加漏诊临床重要癌症的风险。在未来的筛查指南和临床实践中,系统活检仍应作为不可或缺的标准程序,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年轻男性的健康。想了解更多关于前列腺癌的最新诊疗资讯,欢迎访问MedFind抗癌资讯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