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帕利新辅助疗法为晚期卵巢癌治疗带来新希望
对于新诊断的晚期卵巢癌患者而言,手术前的新辅助治疗至关重要。根据一项前瞻性2期临床试验(ChiCTR2200059119)的初步数据,在标准新辅助化疗方案中加入PARP抑制剂帕米帕利(Pamiparib),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治疗效果和可接受的安全性。
关键研究成果: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这项研究旨在评估帕米帕利联合紫杉醇、卡铂和贝伐珠单抗用于新诊断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在29名入组患者中,最终有24名患者接受了间歇性减瘤手术。
- 手术切除率: 结果显示,所有接受手术的24名患者均实现了R0切除,即术后无肉眼可见的残留病灶,这一比例达到了惊人的100%。
- 化疗反应评分(CRS): 尽管没有患者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pCR),但有34.8%的患者CRS评分为3分,65.2%的患者为2分。通常,更高的CRS评分预示着更好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
- 安全性与副作用: 该联合方案的安全性可控,未报告非预期的毒性反应。常见的任何级别不良事件包括:
- 白细胞减少症 (96.6%)
-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96.6%)
- 贫血 (96.6%)
- 血小板减少症 (72.4%)
- 其中,3/4级的不良事件主要为血液学毒性,如中性粒细胞减少症(72.4%)和白细胞减少症(58.6%),这些均在临床可管理的范围内。
研究人员指出,将帕米帕利加入新辅助化疗及贝伐珠单抗的方案中,为新诊断的晚期卵巢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极具前景的治疗选择。如果您对帕米帕利或其他卵巢癌靶向药的副作用、价格及代购渠道有疑问,可以随时咨询MedFind的AI问诊服务获取专业解答。
临床试验设计与入组标准
该研究是一项单臂、前瞻性的2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帕米帕利新辅助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入组患者特征:
- 年龄在18岁及以上。
- 经组织学确诊为FIGO分期III-IV期的高级别浆液性或子宫内膜样卵巢癌。
- ECOG体力状况评分为0-2分。
- 被评估为不适合进行初始最佳减瘤手术的患者。
治疗方案:
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案包括:紫杉醇、卡铂、贝伐珠单抗以及每日两次口服40mg的帕米帕利。
帕米帕利在中国大陆的获批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帕米帕利(商品名:帕米德)已于2021年5月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既往经过二线及以上化疗、伴有胚系BRCA突变的复发性晚期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患者。本次研究探索的是其在“新辅助治疗”这一更早阶段的应用潜力,为更多卵巢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