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身体代谢与癌症风险的隐秘联系
癌症与代谢性疾病(如肥胖、2型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挑战。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表明,不良的代谢状态会显著增加多种癌症的发生风险。近期,国际顶尖期刊《自然-癌症综述》(Nature Reviews Cancer)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系统阐述了代谢紊乱如何通过影响我们体内的两种关键免疫细胞——巨噬细胞和T细胞,来推动癌症的发生与发展,并探讨了多种代谢调节疗法在抗癌领域的巨大潜力。
一、代谢紊乱:为癌症生长提供“土壤”
由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遗传因素,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本文关注的代谢性疾病主要包括:
- 肥胖症
-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及其炎性阶段(MASH)
- 2型糖尿病(T2D)
这些疾病的共同特征是体内代谢环境的失衡,表现为脂质、糖类和氨基酸等代谢产物的异常积累。这种失衡不仅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它创造了一个有利于肿瘤细胞生长和存活的“微环境”,并深刻影响着癌症治疗的效果。
二、免疫“哨兵”的黑化:巨噬细胞在代谢紊乱中的角色
巨噬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哨兵”,能够吞噬病原体和异常细胞。然而,在代谢紊乱的环境下,这些哨兵可能会“黑化”,从抗肿瘤的“M1型”转变为促肿瘤的“M2型”。
1. 巨噬细胞的表型改变
在肥胖或高脂饮食状态下,脂肪组织中的巨噬细胞会表现出强烈的促炎特性。特别是脂质相关巨噬细胞(LAMs),其表面有一种名为TREM2的受体,在调节脂质代谢和炎症反应中扮演着复杂角色。在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向肝癌(HCC)的演变过程中,功能失调的巨噬细胞会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如TNF和IL-1β,直接推动肝脏纤维化和癌变。
2. 在T2D相关胰腺癌中的作用
在2型糖尿病(T2D)患者中,胰岛内的巨噬细胞同样表现出促炎极化,这种慢性炎症被认为是胰腺导管腺癌(PDAC)发生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巨噬细胞分泌的IL-1β等因子,为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和存活提供了持续的刺激。
三、免疫“士兵”的疲惫:T细胞的功能障碍
T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主要“战斗部队”,负责直接杀伤癌细胞。然而,在代谢紊乱的背景下,这些英勇的士兵也会变得“疲惫不堪”。
1. T细胞耗竭与功能失调
肥胖和高脂饮食会导致T细胞功能障碍和耗竭。例如,肿瘤微环境中过量的胆固醇会抑制CD8+ T细胞(主要的杀伤性T细胞)的抗肿瘤功能。在胰腺癌中,肿瘤细胞周围富含的脂肪酸会通过CD36受体进入T细胞,诱发“脂毒性”,损害其杀伤能力。
2. T细胞在MASH诱导的肝癌中的双重角色
在MASH向肝癌的转变过程中,CD8+ T细胞的作用非常复杂。某些亚群的T细胞可能通过释放炎症因子加剧肝损伤,而另一些则可能发挥抑制肿瘤进展的保护作用。这种矛盾性凸显了代谢环境对免疫细胞功能的深刻影响。
四、扭转乾坤:代谢调节疗法的抗癌新希望
既然代谢紊乱是问题的根源之一,那么调节代谢的疗法自然成为了预防和辅助治疗癌症的新方向。这些疗法通过改善全身代谢环境,间接重塑免疫细胞功能,从而发挥抗癌作用。
1. 饮食干预
如间歇性禁食和生酮饮食等饮食策略,已被证明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轻体重和炎症,动物实验表明间歇性禁食甚至可以阻止MASH向肝癌的进展。
2. 药物干预:老药新用与明星药物
- 二甲双胍 (Metformin):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
二甲双胍
的抗癌潜力备受关注。研究显示,服用二甲双胍的T2D患者,其肝癌、胰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均有下降。它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代谢和功能,抑制肿瘤生长。 - 他汀类药物 (Statins):这类广泛使用的降胆固醇药物,同样显示出降低多种癌症(如结直肠癌和肝癌)发病率的潜力。它们通过调节胆固醇代谢,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从而增强抗肿瘤免疫监视。
- GLP-1R激动剂:以
司美格鲁肽 (Semaglutide)
和利拉鲁肽 (Liraglutide)
为代表的GLP-1R激动剂,是近年来在减重和控糖领域大放异彩的“明星药物”。最新研究指出,这类药物不仅能有效减重和改善MASH,还能降低肥胖相关癌症的发病率,其机制可能与其强大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结论与展望
代谢紊乱与癌症之间的联系是复杂而深刻的,其核心在于代谢失衡如何“绑架”免疫系统,使其从抗癌的卫士变为促癌的帮凶。理解这一机制为癌症的预防和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对于癌症患者而言,管理好自身的代谢健康(如控制体重和血糖)可能与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同等重要。
未来,将二甲双胍
、司美格鲁肽
等代谢调节药物与传统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抑制剂)联合使用,有望成为一种协同增效的治疗新策略,为应对代谢紊乱与癌症的双重挑战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