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无法手术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是标准的非手术治疗方案。然而,关于最佳的放疗剂量一直存在争议。近期一项针对多项随机试验的荟萃分析,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更清晰的答案。
研究方法与设计
- 研究人员汇总分析了六项随机临床试验的数据,共涉及1722名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
- 这些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高剂量放疗(≥ 59.4 Gy,共862人)或标准剂量放疗(50.0 Gy/50.4 Gy,共860人),同时联合化疗。
- 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总生存期(OS),次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局部区域无进展生存期、远处转移率、3级及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AEs)以及治疗相关死亡率。
- 各研究的中位随访时间范围为16.4至64.6个月。
主要发现:生存获益与不良反应
- 生存率无显著差异: 与标准剂量放疗组相比,高剂量放疗组在3年总生存率(风险比[RR], 1.00; P = .990)、3年无进展生存期(RR, 0.96; P = .320)或3年局部区域无进展生存期(RR, 0.88; P = .204)方面均未显示出优势。两组的远处转移率也相似(比值比[OR], 0.91; P = .645)。
- 死亡或疾病进展风险相似: 汇总分析显示,两组在总生存期(汇总HR, 0.99; P =.854)和无进展生存期(汇总HR, 0.94; P = .628)方面的风险相似,表明增加放疗剂量并未带来生存获益。
- 严重不良反应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高剂量放疗显著增加了患者发生3级及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风险(OR, 1.26; P = .025)。尽管治疗相关死亡风险没有达到统计学显著性(OR, 1.57; P = .068),但风险有增高趋势。
- 亚组分析结果一致: 基于放疗技术(如更现代的技术)、组织学类型、靶区大小和剂量递增策略进行的亚组分析也显示,高剂量放疗并未带来生存获益,反而增加了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结论与临床意义
研究作者总结认为,对于接受同步放化疗的无法手术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标准剂量放疗(50 Gy或50.4 Gy)与高剂量放疗(≥ 59.4 Gy)相比,具有相似的治疗效果,但严重不良反应更少。这一结果有助于解决关于放疗剂量递增是否能带来益处的长期争议,提示标准剂量方案是更安全有效的选择。
了解最新的癌症治疗研究进展,对于患者和家属做出明智的治疗决策至关重要。如果您对食管癌的治疗方案,包括放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有疑问,或希望了解相关靶向药物的海外获取途径,可以关注MedFind获取更多资讯。
研究局限性
该荟萃分析纳入的合格随机临床试验数量相对较少,总样本量不大。部分纳入研究中关于肿瘤位置和放疗体积的信息不完整。此外,研究未能进行个体患者数据的分析。